錯誤

時光走過幸福家——農民父母演繹的家庭教育故事 博興縣付寶國家庭事跡
發(fā)布日期:2014-05-07 10:09:49 作者:admin
2014年春晚一首沁人心脾的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唱出了人們的心聲,唱到了人們心里,感動得千家萬戶重溫親情,感動得千萬人重新審視愛與被愛。無論是富貴還是貧窮,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父母對子女的愛不分貴賤,超越時空,毫無任何附加。但凡有責任心的兒女都能對這首歌的含義理解透徹,都能引發(fā)強烈共鳴,這就是親情的力量。
這一刻,充溢在我腦海里的,是父母對我深深的矚望,是父母悄無聲息而又彌漫寰宇的陪伴,是刻在日子和光影里最恒久的眷戀;這一刻,我重新?lián)焓捌鹕⒙湓跁r光大道上的愛,串珠成鏈,寫在字里行間,滲透進骨髓血液,把往昔留住……
母親傳遞我們的“目標”
書香門第的孩子,在父母熏陶感染下成才,例子比比皆是;而大字不識一個的父母,在自身對子女厚望的矚目中,憑著一腔厚愛,激發(fā)觸動子女內心的知識渴求,從而超越自我,這樣的父母著實令人景仰。我的父母,就是我們教育者的榜樣,在我們心中他們永遠是偉大的,他們也是大字不識一個,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和共和國同齡,今年65周歲。因為這個原因,在我們兄妹三人中他們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偉大的教育家和積極心理學家。
時間回到34年前,我剛剛4歲。在我印象中,家里有一張發(fā)黃的黑白老照片,是父母三十多歲時的合影,他們把照片夾在結婚時民政局發(fā)的最重要的禮品《毛澤東選集》那本大紅書中,整整33年了。小時候每當我們想看相片時,母親便小心翼翼的從她最值錢的嫁妝--刷著紫紅色油漆木箱最低層拿出來,給我們講著他們那個時代的故事,成分是貧農的母親頂著當時時代的最大壓力嫁給了階級成分是富農的父親,因為她看重的是父親的頭腦、人品和能力,現(xiàn)在已經(jīng)滿是皺紋的母親說起來把驕傲和幸福依然寫在臉上,她當時的選擇沒有錯,風風雨雨四十多年,現(xiàn)在看著我們都成人成才便是選擇父親最好的證明。在母親那里,我們兄妹三人都知道了去如何選擇自己的另一半--人生伴侶。不要過于看重家庭窮富,人品和思想比家庭經(jīng)濟更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明白了“什么是堅定的人生目標?”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既然選擇了,就只顧風雨兼程!
教育路上的執(zhí)著和堅定
“別看咱就這一個閨女,咱家絕對不會重男輕女,和男孩一樣,甚至比男孩更稀罕和疼愛。供應他們三個上學,砸鍋賣鐵也要供應他們考大學。”這是我們從小聽到的最多的話,也是讓我在我們同齡女孩子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地方,因為和我同齡的村里其他大部分女孩子只上到了小學就早早的成了家庭賺錢的機器。
成分不好的父親沒有任何上學的機會,看著鄰居家上大學的兒子從上海寄來的信件,心中的羨慕無法用語言形容,他在心底暗暗發(fā)誓,人家三代培養(yǎng)出一個大學生,我以后結婚有了孩子爭取一代培養(yǎng)出三個大學生。那時他才15歲,現(xiàn)在父親講給我們這些故事,臉上依然寫著堅定和執(zhí)著,同時這些事也已經(jīng)成為我們最寶貴的積極人生心理學素材,父親帶給我們兄妹三人的不只是感動,還有對人生目標的堅定!他們在缺少學校教育背景下不自覺的做好了人生目標的樹立和踐行,并且這種目標意識通過血液和親情傳遞到我們身上,在我們以后的人生路上一直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至今我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我們兄妹三人全部大學畢業(yè)后,父母用地排車拉著我們三人求學15年的6大麻袋所有書紙到收購站一起賣掉,有很多已經(jīng)都被老鼠咬的支離破碎。之前,不知有多少書紙收購商販看好了我家的舊書紙,可是父親始終堅持的信念是,書紙是一種最好的榜樣,老二看著老大考上大學,絕對會學著做,老三看到老二考上大學,也絕對不會心甘落后。現(xiàn)在我們才明白:沒有任何文化的父親不自覺中用對了榜樣示范的方法激勵我們上進。
我們成長的這幾十年中,地排車是父母最主要的掙錢養(yǎng)家的載物工具。我們兄妹三個的大學路是父母用地排車一車一車拉出來的,賣葦箔,打家具、賣樹苗、包地種糧食……父母臉上永遠都寫滿了生活的智慧和信心,從沒見過他們露出一絲對生活的艱辛和無奈。其實我們知道,三個孩子同時上學,上到大學,很多時候經(jīng)濟周轉是拆了東墻補西墻。正是在這種周轉中,我們的學業(yè)漸漸順利完成。至今,我睡夢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父母弓著腰,擦著汗拉著地排車艱辛前進的鏡頭。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終生難忘的記憶,它永遠激勵我們努力前行。 后來我們知道,在我們博興縣那個時候的整個湖濱鄉(xiāng)一個家庭的三個孩子都成長為大學生的家庭屈指可數(shù)。
成長路上教會我們智慧和感恩
父親小時候是在挨餓中度過的,12歲跟著奶奶到“山里”(現(xiàn)在山東省臨沂山區(qū))去要飯。缺吃少穿的日子讓父親學得了照顧比他年幼的叔叔和姑姑,為了能要到更多的干糧,他小小年紀想到在下雨天和人家有喜事時去討飯,因為人們都有憐憫之心,特別是這樣的特殊時刻。這個故事被我們稱為“父親討飯的智慧”,這個要飯要出來的智慧,父親考過我
們兄妹三人,現(xiàn)在又作為家庭財富來考他的兒孫們,每每給我們講起來老人眼中總會盈滿淚水,可是這卻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苦難生活中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和生存智慧。
53年后,父親又讓我們全家驅車到臨沂“尋親”.尋找當年要飯時借住的恩人家庭,當兩位同齡的老人時隔53年重握雙手時都老淚縱橫,我想,“山里”的主人做夢也沒想到當年在他家討飯過活的孩子53年后能再次帶領他的兒女子孫們走進他的家里去致謝,這是一種人間最美的情誼和愛心接力,我們把父母帶我們完成的這次旅行稱為“紅色家庭之旅”,他給我們上了最好的一堂人生感恩課!
原始樸素的教育理念讓我們勤奮好學、茁壯成長
我們在無形的家庭成長教育中被注入了積極勤奮的精神力量,無論是在求學階段還是在
參加工作以后,我們都時刻牢記父親教育我們的立身處事原則: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弟弟成長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檢察官,哥哥和我成了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誠實忠厚、孝道有德,三條道中間行,吃虧是福”是父母教育我們最原始樸素的思想,這正是我們最樸實的家風。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們,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盡管他們說不清孔子文化到底有多大影響,可是他們從小就對我們進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對我們的教育重視品行而不是看重分數(shù),重視孝道誠懇做人而不是謀富為官。大侄女已經(jīng)順利考入山東省警察學院,為實現(xiàn)自己的公安警察夢想努力著。兒子酷愛閱讀唱歌和考古,在初中生活的舞臺上正在度過他的青少年時光,天真活潑的小侄女也在幼兒園的展示自我中樹立著自信。我們沒有過度要求孩子,可是把他們培養(yǎng)成有責任心的人,積極上進的人,對社會有利的人是我們最基本的目標?,F(xiàn)在父母的兒媳孝順、子孫懂事,老人知足的贊嘆現(xiàn)在國家太平,日子美好,一家人幸福安康。
教育是一門特殊的藝術,雕琢者用耐心和期盼化璞為玉,在他們溫情的撫摩中,璞玉就有了光澤,就有了靈氣,就有了情感。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我認為我的父母不自覺的做到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花期,作為家長要靜待花開,我的父母也不自覺的做到了,父母的內心和諧了,家庭才會和諧;每個家庭都和諧了,我們的社會和國家才和諧!我們?yōu)樯L在這樣一個輕松寬容的家庭中感到驕傲和自豪,現(xiàn)在我們也已為人父母,已經(jīng)走在了家庭教育的路上,我們會沿著父母的成功教育之路不斷前行!
這一刻,充溢在我腦海里的,是父母對我深深的矚望,是父母悄無聲息而又彌漫寰宇的陪伴,是刻在日子和光影里最恒久的眷戀;這一刻,我重新?lián)焓捌鹕⒙湓跁r光大道上的愛,串珠成鏈,寫在字里行間,滲透進骨髓血液,把往昔留住……
母親傳遞我們的“目標”
書香門第的孩子,在父母熏陶感染下成才,例子比比皆是;而大字不識一個的父母,在自身對子女厚望的矚目中,憑著一腔厚愛,激發(fā)觸動子女內心的知識渴求,從而超越自我,這樣的父母著實令人景仰。我的父母,就是我們教育者的榜樣,在我們心中他們永遠是偉大的,他們也是大字不識一個,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和共和國同齡,今年65周歲。因為這個原因,在我們兄妹三人中他們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偉大的教育家和積極心理學家。
時間回到34年前,我剛剛4歲。在我印象中,家里有一張發(fā)黃的黑白老照片,是父母三十多歲時的合影,他們把照片夾在結婚時民政局發(fā)的最重要的禮品《毛澤東選集》那本大紅書中,整整33年了。小時候每當我們想看相片時,母親便小心翼翼的從她最值錢的嫁妝--刷著紫紅色油漆木箱最低層拿出來,給我們講著他們那個時代的故事,成分是貧農的母親頂著當時時代的最大壓力嫁給了階級成分是富農的父親,因為她看重的是父親的頭腦、人品和能力,現(xiàn)在已經(jīng)滿是皺紋的母親說起來把驕傲和幸福依然寫在臉上,她當時的選擇沒有錯,風風雨雨四十多年,現(xiàn)在看著我們都成人成才便是選擇父親最好的證明。在母親那里,我們兄妹三人都知道了去如何選擇自己的另一半--人生伴侶。不要過于看重家庭窮富,人品和思想比家庭經(jīng)濟更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明白了“什么是堅定的人生目標?”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既然選擇了,就只顧風雨兼程!
教育路上的執(zhí)著和堅定
“別看咱就這一個閨女,咱家絕對不會重男輕女,和男孩一樣,甚至比男孩更稀罕和疼愛。供應他們三個上學,砸鍋賣鐵也要供應他們考大學。”這是我們從小聽到的最多的話,也是讓我在我們同齡女孩子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地方,因為和我同齡的村里其他大部分女孩子只上到了小學就早早的成了家庭賺錢的機器。
成分不好的父親沒有任何上學的機會,看著鄰居家上大學的兒子從上海寄來的信件,心中的羨慕無法用語言形容,他在心底暗暗發(fā)誓,人家三代培養(yǎng)出一個大學生,我以后結婚有了孩子爭取一代培養(yǎng)出三個大學生。那時他才15歲,現(xiàn)在父親講給我們這些故事,臉上依然寫著堅定和執(zhí)著,同時這些事也已經(jīng)成為我們最寶貴的積極人生心理學素材,父親帶給我們兄妹三人的不只是感動,還有對人生目標的堅定!他們在缺少學校教育背景下不自覺的做好了人生目標的樹立和踐行,并且這種目標意識通過血液和親情傳遞到我們身上,在我們以后的人生路上一直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至今我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我們兄妹三人全部大學畢業(yè)后,父母用地排車拉著我們三人求學15年的6大麻袋所有書紙到收購站一起賣掉,有很多已經(jīng)都被老鼠咬的支離破碎。之前,不知有多少書紙收購商販看好了我家的舊書紙,可是父親始終堅持的信念是,書紙是一種最好的榜樣,老二看著老大考上大學,絕對會學著做,老三看到老二考上大學,也絕對不會心甘落后。現(xiàn)在我們才明白:沒有任何文化的父親不自覺中用對了榜樣示范的方法激勵我們上進。
我們成長的這幾十年中,地排車是父母最主要的掙錢養(yǎng)家的載物工具。我們兄妹三個的大學路是父母用地排車一車一車拉出來的,賣葦箔,打家具、賣樹苗、包地種糧食……父母臉上永遠都寫滿了生活的智慧和信心,從沒見過他們露出一絲對生活的艱辛和無奈。其實我們知道,三個孩子同時上學,上到大學,很多時候經(jīng)濟周轉是拆了東墻補西墻。正是在這種周轉中,我們的學業(yè)漸漸順利完成。至今,我睡夢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父母弓著腰,擦著汗拉著地排車艱辛前進的鏡頭。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終生難忘的記憶,它永遠激勵我們努力前行。 后來我們知道,在我們博興縣那個時候的整個湖濱鄉(xiāng)一個家庭的三個孩子都成長為大學生的家庭屈指可數(shù)。
成長路上教會我們智慧和感恩
父親小時候是在挨餓中度過的,12歲跟著奶奶到“山里”(現(xiàn)在山東省臨沂山區(qū))去要飯。缺吃少穿的日子讓父親學得了照顧比他年幼的叔叔和姑姑,為了能要到更多的干糧,他小小年紀想到在下雨天和人家有喜事時去討飯,因為人們都有憐憫之心,特別是這樣的特殊時刻。這個故事被我們稱為“父親討飯的智慧”,這個要飯要出來的智慧,父親考過我
們兄妹三人,現(xiàn)在又作為家庭財富來考他的兒孫們,每每給我們講起來老人眼中總會盈滿淚水,可是這卻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苦難生活中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和生存智慧。
53年后,父親又讓我們全家驅車到臨沂“尋親”.尋找當年要飯時借住的恩人家庭,當兩位同齡的老人時隔53年重握雙手時都老淚縱橫,我想,“山里”的主人做夢也沒想到當年在他家討飯過活的孩子53年后能再次帶領他的兒女子孫們走進他的家里去致謝,這是一種人間最美的情誼和愛心接力,我們把父母帶我們完成的這次旅行稱為“紅色家庭之旅”,他給我們上了最好的一堂人生感恩課!
原始樸素的教育理念讓我們勤奮好學、茁壯成長
我們在無形的家庭成長教育中被注入了積極勤奮的精神力量,無論是在求學階段還是在
參加工作以后,我們都時刻牢記父親教育我們的立身處事原則: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弟弟成長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檢察官,哥哥和我成了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誠實忠厚、孝道有德,三條道中間行,吃虧是福”是父母教育我們最原始樸素的思想,這正是我們最樸實的家風。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們,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盡管他們說不清孔子文化到底有多大影響,可是他們從小就對我們進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對我們的教育重視品行而不是看重分數(shù),重視孝道誠懇做人而不是謀富為官。大侄女已經(jīng)順利考入山東省警察學院,為實現(xiàn)自己的公安警察夢想努力著。兒子酷愛閱讀唱歌和考古,在初中生活的舞臺上正在度過他的青少年時光,天真活潑的小侄女也在幼兒園的展示自我中樹立著自信。我們沒有過度要求孩子,可是把他們培養(yǎng)成有責任心的人,積極上進的人,對社會有利的人是我們最基本的目標?,F(xiàn)在父母的兒媳孝順、子孫懂事,老人知足的贊嘆現(xiàn)在國家太平,日子美好,一家人幸福安康。
教育是一門特殊的藝術,雕琢者用耐心和期盼化璞為玉,在他們溫情的撫摩中,璞玉就有了光澤,就有了靈氣,就有了情感。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我認為我的父母不自覺的做到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花期,作為家長要靜待花開,我的父母也不自覺的做到了,父母的內心和諧了,家庭才會和諧;每個家庭都和諧了,我們的社會和國家才和諧!我們?yōu)樯L在這樣一個輕松寬容的家庭中感到驕傲和自豪,現(xiàn)在我們也已為人父母,已經(jīng)走在了家庭教育的路上,我們會沿著父母的成功教育之路不斷前行!